出言不遜的成語故事

拼音chū yán bù xùn
基本解釋言:話;說;出言:說話;遜:謙讓;恭順。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也作“出口不遜。”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圖(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出言不遜的典故
張邰原是三國時袁紹手下的一員戰將。 袁紹有一次與曹操在官渡大戰。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督運糧草,屯積在烏巢。曹操于是趕往烏巢襲擊淳于瓊。 張邰勸諫袁紹說:曹操兵士雖然比我軍少,但都是精兵,萬一 淳于瓊守不住烏巢,就糟了,我以為應該派重兵支援烏巢。 袁紹的另一名大將郭圖說:張邰說的不是好計策。我看應該先 襲擊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一定會回去救援,烏巢之圍便不救自解了。 張邰聽了,不同意郭圖的意見,說:曹操兵營易守難攻,不可能 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瓊被擒,我們斷了糧草,就輸定了。 袁紹覺得自己的兵力遠勝于曹操,于是采取郭圖的方案,只派遣小部隊救援淳于瓊,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曹操嚴密防守,袁紹無法將曹操的大本營攻破。曹決襲擊烏巢成功,用大火燒了袁紹屯在烏巢的糧草,這一來,袁紹的軍心動搖、不戰自敗。 郭圖知道這次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計策不當造成的,便采取惡人 先告狀的辦法,向袁紹誣告說: 張邰對吃了敗仗竟然幸災樂禍,說話也很傲慢無禮。 張邰知道后,生怕袁紹遷怒于他,于是投奔曹操。他對曹操說: 郭圖對袁紹說我幸災樂禍,出言不遜,我只能來投奔你了。 曹操說:你來投奔我,就像韓信投奔劉邦一樣正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出言不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天旋地轉 | 唐 元稹《望云雅馬歌》:“天旋地轉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滿天星斗 |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大丈夫崢嶸恁時候,扶湯佐周,光前耀后,直教萬古清名長不朽。”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
百無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
揚威耀武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