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之勞的成語故事

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基本解釋犬馬: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以表示忠誠。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出處《晉書 段灼傳》:“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勞,思帷蓋之報,發仁惠之詔,廣開養老之制。”
犬馬之勞的典故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普年事已高,調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詩為他辭行,趙普手捧詩稿潸然淚下,對太宗說:“陛下賜給臣的詩,應鐫刻在石碑上,和我的老骨頭一起埋到黃泉之下。”太宗為之動情。第二天,太宗對宰相說:“趙普是國家的功臣,我從前和他一起交游,現在頭發白了,牙齒也脫落了,不應再用軍國重務來煩勞他,我為他選了個好地方,讓他養尊處優,借著贈詩表達我的慰問惜別之情,趙普感激淚下,我也傷感地為之流下了眼淚。”宰相告訴太宗:“趙普昨天來到中書省,手持御制詩歌,對臣涕泣說,我這一輩子來日無多,無從報答皇上的恩德,但愿來世再為國家效犬馬之勞。臣昨天聽了趙普的話,對照今天陛下的圣意,君臣名分能夠如此善始善終,可謂兩全其美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犬馬之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星霜屢移 | 唐 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
語不驚人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