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懷好意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huái hào yì
基本解釋懷:包藏。沒安好心。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里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不懷好意的典故
武松自殺了潘金蓮與西門慶這對奸夫淫婦后,被官府判望流放,套上枷鎖,由兩個差官押送,經過十字坡酒店遇到母夜叉孫二娘,孫二娘不懷好意,用蒙汗藥來對付武松。武松裝作藥性發作,在孫二娘要扒皮時抓住她,嚇得孫二娘趕快求饒。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懷好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過五關,斬六將 |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囊螢照雪 |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
巧上加巧 |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