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基本解釋金玉:珍寶;敗絮:破爛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里面一團糟
出處明 劉基《誠意伯集 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飲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典故
從前杭州一個賣鮮水果的人,很會保藏柑子,他保藏的柑子外表金黃似玉,里面卻像破舊的棉絮。買柑的人說他欺騙世人,他說世界上搞欺騙的人很多,包括文官武將,他們不為人民辦事,難道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起兵動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
孜孜以求 | 孫犁《蕓齋瑣談》:“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有根有據、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也為人所熟知了。”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喔咿儒睨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