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輕人意重的成語故事

拼音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基本解釋禮物雖然很輕,但人的情意卻很深厚。
出處元 李致遠(yuǎn)《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為幸。”
禮輕人意重的典故
唐朝一地方官為表達(dá)對皇帝的敬意,派緬伯高給皇上進(jìn)貢一只天鵝。緬伯高爬山涉水,經(jīng)過沔陽湖時(shí)給天鵝洗澡,天鵝逃跑,只剩下一根鵝毛,只好寫詩“上復(fù)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皇帝沒有怪罪并獎(jiǎng)賞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禮輕人意重)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疚心疾首 | 唐 崔鍔《內(nèi)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復(fù),疚心疾首,亦時(shí)禮念,冥期佑助。”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qiáng)。”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huì)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hù)中國的獨(dú)立與完整的麻煩。” |
鷗鳥不下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天涯海角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jié)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