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無犯的成語故事

拼音qiū háo wú fàn
基本解釋秋毫:動物秋后新?lián)Q的絨毛。比喻十分纖細之物。形容軍紀嚴明;對百姓無絲毫侵犯;也形容為人清正廉潔。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秋毫無犯的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就投奔劉邦,在丞相蕭何的推薦下,劉邦拜他為大將,劉邦問韓信有什么高見。韓信把劉邦與項羽進行一番對比,說劉邦的軍隊與項羽的軍隊不同,對百姓的利益秋毫無犯,可以得天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秋毫無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死灰復燃 | 宋 陳亮《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爾。” |
轍鮒之急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時素臣正在得君,真?zhèn)€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旬月之內(nèi),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 |
四書五經(jīng)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斷斷續(xù)續(xù)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4回:“只見水面上或一朵,或兩瓣,斷斷續(xù)續(xù),皆有桃花。”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diào)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