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基本解釋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豐化和尚》:“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暫未找到成語上無片瓦,下無立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盈科后進(jìn) |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jìn),放乎四海。” |
信口開合 | 元 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
樂道安命 |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 |
心灰意懶 |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
吸血鬼 |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yī)活命。”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rèn)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