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揚得意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g yáng dé yì
基本解釋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隋煬帝逸游召譴》:“獨楊素殘忍深刻,揚揚得意,以為‘太子由我得立’。”
揚揚得意的典故
晏嬰,字平仲,人稱晏子,春秋時齊國人。他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相國,以節儉、身體力行為齊國人尊重。晏嬰去世后,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傳世《晏子春秋》,是戰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當晏嬰為齊景公的宰相時,有一天晏嬰出門,他的車馬剛好路過馬車夫的家,車夫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她那為宰相駕車的丈夫,坐在華麗的車蓋下,趕著馬車,神氣活現、得意揚揚,一副驕傲自滿的樣子。
等到車夫回家后,妻子請求離去,再也不想回來了。車夫問為什么,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長,卻當了齊國宰相,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今天我看他的時候,志慮深遠,不時有著謙虛的神情。你身高八尺,只是人家的車夫,卻自鳴得意,這就是我為什么要離開你的原因。”
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后,車夫駕車的態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子觀察到車夫的變化后,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何在,車夫便如實地說了。
晏嬰贊賞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的精神,認為是一個值得任用的人,于是推薦他當了齊國的大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揚揚得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