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罪圖功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i zuì tú gōng
基本解釋戴罪:身負重責;圖:謀取。指有罪之人立功,爭取減免罪行。
出處《明史·馬芳傳》:“帝令察廣堪辦賊,許戴罪圖功,否即以賜劍從事。”
戴罪圖功的典故
明朝時期,農民起義不斷,社會動蕩不安,皇室風雨飄搖。馬芳東征西剿,升到甘肅總兵,他率軍鎮壓了甘肅大規模的回民起義。督師孫傳庭要調動馬芳的軍隊,馬芳不予理睬。孫傳庭上奏皇帝彈劾他。崇禎允許他戴罪圖功,以觀后效。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戴罪圖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輕歌曼舞 | 《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斗橫。” |
斗雞走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袁盎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斗雞走狗。”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枝對葉比 | 唐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壞也,儷偶章句,使枝對葉比,以八病四聲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百戰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止于至善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