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冠方領的成語故事

拼音yuán guān fāng lǐng
基本解釋冠:古代的帽子。圓形帽方領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讀書人。
出處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圓冠方領,再行鄒魯之風?!?/p>
暫未找到成語圓冠方領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圓冠方領)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長噓短氣 |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td> |
余波未平 |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td> |
年少無知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謂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td> |
時易世變 | 晉 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td> |
不攻自破 | 唐 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