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骸以爨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hái yǐ cuàn
基本解釋指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出處《左傳 宣公十五年》載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析骸以爨的典故
春秋時期,楚莊王因宋國殺了楚過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宋,圍困宋都半年之久,并準備長久圍困下去。宋王派元帥華元只身潛入楚國元帥子反的臥室,挾持子反說宋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不投降,請后退三十里,我們再行談判解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析骸以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厭其煩 | 宋 袁燮《挈齋集》:“贄之先君,不憚其煩,而帝每不能聽。” |
反復無常 | 宋 陳亮《與范東叔龍圖書》:“時事反復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
吸血鬼 |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緣慳分淺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緣慳分淺,不獲再睹豐儀。” |
鼠憑社貴 |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鐵樹開花 | 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 |
道山學海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道山學海功非淺,孔思周情文可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