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紙抱犬的成語故事

拼音tūn zhǐ bào quǎn
基本解釋吞紙充饑,抱犬御寒。形容家貧好學。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
吞紙抱犬的典故
南北朝時期,好學的朱詹小時候,因為家里十分貧窮,經常幾天沒錢買米下鍋做飯,但他還是堅持學習,饑餓時只有吞紙下去飽肚。冬天沒有氈被蓋,只有抱著狗取暖睡覺。由于勤奮學習,終于成為有用之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吞紙抱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拉大旗作虎皮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挖空心思 |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