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的成語故事

拼音gé gé bù rù
基本解釋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出處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后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暫未找到成語格格不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格格不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身無分文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他現在是身無分文,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 |
開門見山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 |
犬馬戀主 | 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南朝·宋·鮑照《從臨海王上荊初發新渚》詩:“狐涂懷窟志,犬馬戀主情。” |
憂喜交集 | |
說雨談云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
窮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