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銅爛鐵的成語故事

拼音pò tóng làn tiě
基本解釋①破舊銹爛無用的銅鐵器。②泛指各種破舊無用的器物。
出處清·龔自珍《杭大宗逸事狀》:“買破銅爛鐵,陳于地賣之。”
破銅爛鐵的典故
清朝時期,皇帝南巡,杭大宗前去迎駕被召見。皇帝問他靠什么生活?他說自己開舊貨攤。皇帝問怎樣開舊貨攤?他回答是收一些破銅爛鐵然后去賣掉。皇帝大笑,就親筆書寫“買賣破銅爛鐵”六個大字賜給他作招牌。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破銅爛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偃風從 | |
日甚一日 | 《新唐書 獨孤及傳》:“陛下豈遲疑于改作,逡巡于舊貫,使大議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亭亭玉立 |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
筋疲力竭 |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
暴發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安于現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 |
兵無常勢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叫化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