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西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袞衣:古代君王穿的禮服;西:向西;歸:回來。立下赫赫戰功,官拜高位回來。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
基礎信息
拼音gǔn yī xī guī
注音ㄍㄨㄣˇ 一 ㄒ一 ㄍㄨㄟ
繁體袞衣西歸
感情袞衣西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袞衣以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別有用心(意思解釋)
- 舉目無親(意思解釋)
※ 袞衣西歸的意思解釋、袞衣西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正之風 |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人面獸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陌路相逢 |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轟轟烈烈 |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