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霸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事;霸道:蠻橫不講道理。形容蠻不講理;胡作非為。
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例子他仗著父親的權勢橫行霸道。
基礎信息
拼音héng xíng bà dào
注音ㄏㄥˊ ㄒ一ㄥˊ ㄅㄚˋ ㄉㄠˋ
繁體橫行霸道
正音“橫”,不能讀作“hèng”;“霸”,不能讀作“bā”;“行”,不能讀作“háng”。
感情橫行霸道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辨形“霸”,不能寫作“罷”。
辨析(一)橫行霸道和“橫行無忌”;都有倚仗勢力;為非作歹的意思。不同在于:當強調肆無忌憚時宜用“橫行無忌”;當強調“蠻不講理”時宜用橫行霸道。(二)橫行霸道和“作威作福”;都有“胡作非為;蠻不講理”的意思。但“作威作福”還含有濫用權勢的意思;只用于個人;橫行霸道不含此意;可用于人;也可用于集體組織。
歇后語一群螃蟹過街
謎語螃蟹上街;螃蟹走路
近義詞為所欲為、胡作非為、專橫跋扈
反義詞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英語play the tyrant
俄語бесчинства(бесчинствовать)
日語橫暴なことをする
德語als Tyrann auftreten(sein Unwesen treiben)
法語se conduire en tyra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彬彬有禮(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聰明伶俐(意思解釋)
- 為萬安計(意思解釋)
※ 橫行霸道的意思解釋、橫行霸道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乘風破浪 |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志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里浪”、“長風破浪”。 |
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腹心相照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