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節稱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節:節拍;擊節:打拍子;嘆:贊嘆。指打著拍子欣賞詩文或藝術作品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期望基切,闈后索文讀之,擊節稱嘆,不意時數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時,依然鎩羽。”
基礎信息
拼音jī jié chēng tàn
注音ㄐ一 ㄐ一ㄝˊ ㄔㄥ ㄊㄢˋ
感情擊節稱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
近義詞擊節嘆賞、擊節稱賞
英語clap and applau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釋)
- 烽火連年(意思解釋)
- 鷹擊長空(意思解釋)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貌合神離(意思解釋)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釋)
- 朽木死灰(意思解釋)
※ 擊節稱嘆的意思解釋、擊節稱嘆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奇花異草 | 罕見的奇異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東西。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食不充口 | 見“食不餬口”。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