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生殉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捐生:舍棄生命;殉國:為國家而犧牲生命。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例子《隋書·豆毓傳》:“正義愍公毓臨節能固,捐生殉國,成為令典,沒世不忘。”
基礎信息
拼音juān shēng xùn guó
注音ㄐㄨㄢ ㄕㄥ ㄒㄨㄣˋ ㄍㄨㄛˊ
繁體捐生殉國
感情捐生殉國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為國捐軀。
近義詞捐軀報國
反義詞貪生怕死
英語die for the sake of the countr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明若觀火(意思解釋)
- 炒魷魚(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捐生殉國的意思解釋、捐生殉國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離心離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
挑三揀四 |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
舉棋若定 |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