襤褸篳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穿著破衣,駕著柴車,開發山林,形容開創者的艱辛。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例子又被注者摘索無遺,不得不襤褸篳路,逃之無何有之鄉。清·周亮工《與某書》
基礎信息
拼音lán lǚ bì lù
注音ㄌㄢˊ ㄌㄩˇ ㄅ一ˋ ㄌㄨˋ
繁體襤襤篳路
感情襤褸篳路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篳路藍縷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錢太守(意思解釋)
- 眾多非一(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主憂臣勞(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襤褸篳路的意思解釋、襤褸篳路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鷗鳥不下 | 鷗鳥不愿飛下來。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加倍防范。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信以為真 |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