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魚跳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魚隨著樂聲跳躍。比喻音律精妙絕倫。
出處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夢入神仙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基礎信息
拼音lǎo yú tiào bō
注音ㄌㄠˇ ㄩˊ ㄊ一ㄠˋ ㄅㄛ
繁體老魚跳波
感情老魚跳波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音樂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空空蕩蕩(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膽寒發豎(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沉魚落雁(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老魚跳波的意思解釋、老魚跳波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孤注一擲 |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
神不知鬼不覺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
綱舉目張 |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
間不容礪 | 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