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盡援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戰斗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
出處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基礎信息
拼音liáng jìn yuán jué
注音ㄌ一ㄤˊ ㄐ一ㄣˋ ㄩㄢˊ ㄐㄩㄝˊ
繁體糧儘援絶
感情糧盡援絕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十分艱難的境地。
近義詞彈盡糧絕
反義詞糧多草廣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無計可施(意思解釋)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一彈指頃(意思解釋)
- 留戀不舍(意思解釋)
- 獨占鰲頭(意思解釋)
※ 糧盡援絕的意思解釋、糧盡援絕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鳴鑼開道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
胸無大志 |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單一人。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