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廉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有禮節;講道義;尚廉潔;知羞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規范。
出處管仲《管子 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p>
例子舊社會有些提倡禮義廉恥的人,自己的所做所為,往往與禮義廉恥毫不相容。
基礎信息
拼音lǐ yì lián chǐ
注音ㄌ一ˇ 一ˋ ㄌ一ㄢˊ ㄔˇ
繁體禮義亷恥
正音“義”,不能讀作“yí”。
感情禮義廉恥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規范。
辨形“廉”,不能寫作“兼”。
謎語四維
近義詞三從四德
英語sense of propriety,justice,honesty and hono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突飛猛進(意思解釋)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釋)
- 經幫緯國(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說雨談云(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叫化子(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反面無情(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禮義廉恥的意思解釋、禮義廉恥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堅強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見多識廣 |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