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之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誠篤至,雖在闇昧,物亦應焉。”孔穎達疏:“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則聲聞于外,為同類之所應焉。”后以“鳴鶴之應”比喻誠篤之心相互應和。
出處《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誠篤至,雖在闇昧,物亦應焉。”孔穎達疏:“處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則聲聞于外,為同類之所應焉。”
例子乃今穴居名彥,大夫垂訪,諸君感鳴鶴之應,邕邕焉,鏘鏘焉。夫亦行古之道也。明·張居正《〈玉林清賞詩〉序》
基礎信息
拼音míng hè zhī yīng
注音ㄇ一ㄥˊ ㄏㄜˋ ㄓ 一ㄥ
繁體鳴鶴之應
感情鳴鶴之應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吠影吠聲(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又紅又專(意思解釋)
- 難以置信(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fā)(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白發(fā)蒼蒼(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煙消云散(意思解釋)
※ 鳴鶴之應的意思解釋、鳴鶴之應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zhàn)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zhàn)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zhàn)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zhàn)功。后指對事業(yè)的辛勤貢獻。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jù)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