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窮財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人民窮困,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餐不飽,沒閑錢去養馬騾。”
例子自古以來,有民窮財盡而人主獨擁多藏于上者乎?(清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二)
基礎信息
拼音mín qióng cái jìn
注音ㄇ一ㄣˊ ㄑㄩㄥˊ ㄘㄞˊ ㄐ一ㄣˋ
繁體民窮財儘
感情民窮財盡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補語;含貶義。
近義詞民不聊生
反義詞民康物阜
英語the means of the people have been used up(bring the nation and its people to the brink of bankrupcy)
俄語полное обнищáние стран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釋)
- 阿嬌金屋(意思解釋)
※ 民窮財盡的意思解釋、民窮財盡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博通經籍 |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
急中生智 |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
期頤之壽 |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婦人醇酒 | 謂沉湎于酒色。語本《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閑……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td>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說雨談云 | 雨、云:男女歡合。談論男女歡合之事。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F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