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論鯁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議論嚴正剛直。
出處宋李綱《論節義》:“[顏真卿]其后歸朝,峭論鯁議,為奸臣所擠,殞于賊手。”
基礎信息
拼音qiào lùn gěng yì
注音ㄑ一ㄠˋ ㄌㄨㄣˋ ㄍㄥˇ 一ˋ
繁體峭論鯁議
感情峭論鯁議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言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一干二凈(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別有用心(意思解釋)
※ 峭論鯁議的意思解釋、峭論鯁議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此一時彼一時 | 指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并論。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