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之不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卻:推辭;謝絕。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例子我們覺得卻之不恭,只好讓他勞駕。(鄒韜奮《經歷 慘淡經營之后》)
基礎信息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注音ㄑㄩㄝˋ ㄓ ㄅㄨˋ ㄍㄨㄥ
繁體卻之不恭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感情卻之不恭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辨形“恭”,不能寫作“公”。
謎語別客氣
近義詞受之有愧、盛情難卻
反義詞置之不理
英語It is impolite to decline.
俄語и отказаться неудобно
日語辭退するのは失禮(しつれい)である
法語le refuser serait manquer de respec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明若觀火(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古來今往(意思解釋)
※ 卻之不恭的意思解釋、卻之不恭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經明行修 |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
實至名歸 | 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名:名譽;歸:到來。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 |
從俗就簡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老馬識途 |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