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其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jǐn)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出處漢 劉向《說蒼 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側(cè),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p>
例子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三緘其口。(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三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繁體三緘其口
正音“緘”,不能讀作“xián”。
感情三緘其口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用于對事保密程度。
辨形“緘”,不能寫作“鉗”。
近義詞守口如瓶、緘口不言、默不做聲
反義詞口若懸河、夸夸其談
英語speak with caution(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薪貴于桂(意思解釋)
- 鷹擊長空(意思解釋)
- 彬彬有禮(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救經(jīng)引足(意思解釋)
- 雨散風(fēng)流(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yīng)(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除惡務(wù)本(意思解釋)
※ 三緘其口的意思解釋、三緘其口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quán)威的人。 |
音信杳無 | 沒有一點消息。 |
翹尾巴 | 翹:向上昂起。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quán)以制政權(quán)。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xué)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學(xué)而時習(xí)之 | 學(xué)過的內(nèi)容要經(jīng)常復(fù)習(xí)它。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tài)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通今達(dá)古 | 同“通今博古”。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fù)無常。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dāng)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dāng)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斗轉(zhuǎn)星移 | 北斗轉(zhuǎn)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jīng)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tài)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