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發(fā)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本指身軀、四肢、須發(fā)、皮膚,后亦泛指自己身體的全部,自身。
出處《孝經(jīng) 開宗明義》:“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例子清·侯方域《萬孝子割股議》:“夫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圣人之訓(xùn)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hēn tǐ fà fū
注音ㄕㄣ ㄊ一ˇ ㄈㄚˋ ㄈㄨ
繁體身軆發(fā)膚
感情身體發(fā)膚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指自身。
英語one's hair, skin and bod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壯氣吞牛(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暴發(fā)戶(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有權(quán)有勢(意思解釋)
- 節(jié)哀順變(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身體發(fā)膚的意思解釋、身體發(fā)膚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倒栽蔥 | 指栽跟斗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慘重的失敗。 |
龍飛鳳舞 | 像龍?jiān)陲w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rèn)為是帝王氣象。現(xiàn)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yáng),不隨波逐流。 |
四書五經(jīng)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diào)動得心應(yīng)手。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quán)利而代替他。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時至運(yùn)來 | 時機(jī)來了,運(yùn)氣也有了轉(zhuǎn)機(jī)。指由逆境轉(zhuǎn)為順境。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nèi)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jìn)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shí)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shí)際上不一樣。 |
綠林強(qiáng)盜 | 指山林的強(qiáng)盜。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fù)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diǎn)。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三十六計(jì),走為上計(jì)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hù);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shù)眾多,接連不斷。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rèn)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fā)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