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以皦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誓同生死,親愛終生。語本《詩 王風 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出處《詩經·王風·大車》:“各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例子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黃九郎》:“女曰:‘能矢山河,仍令秋扇見捐,則惟命是聽?!耸囊园壢?,女不復拒?!?/p>
基礎信息
拼音shì yǐ wéi rì
注音ㄕˋ 一ˇ ㄨㄟˊ ㄖˋ
感情誓以皦日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從容不迫(意思解釋)
- 一本正經(意思解釋)
- 狼號鬼哭(意思解釋)
- 動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釋)
- 說東道西(意思解釋)
- 謹小慎微(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敵眾我寡(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誓以皦日的意思解釋、誓以皦日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