睟面盎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德性表現于外,而有溫潤之貌,敦厚之態。指有德者的儀態。
出處《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例子睟面盎背,陽發其華,歸根復命,陰結其根也。宋 袁甫《馬實夫君子堂記》
基礎信息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注音ㄙㄨㄟˋ ㄇ一ㄢˋ ㄤˋ ㄅㄟˋ
感情睟面盎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道德修養到家。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交淺言深(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睟面盎背的意思解釋、睟面盎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捻神捻鬼 |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入文出武 |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入朝為文臣,出朝為將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