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出處《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例子處俊姿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新唐書 郝處俊傳》)
基礎信息
拼音tǔ mù xíng hái
注音ㄊㄨˇ ㄇㄨˋ ㄒ一ㄥˊ ㄏㄞˊ
感情土木形骸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比喻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
近義詞本來面目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無妄之災(意思解釋)
- 酒囊飯袋(意思解釋)
- 荒淫無恥(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殺雞取卵(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安于現(xiàn)狀(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甘拜下風(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的意思解釋、土木形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回心轉意 | 回、轉:掉轉、扭轉;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xù)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tài)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大張旗鼓 | 大規(guī)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zhàn)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guī)模和聲勢大;現(xiàn)泛指做事規(guī)模和聲勢很大。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子繼父業(yè)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yè)。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命途多舛 | 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掛冠歸去 |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