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求全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勉強地去將就別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為顧全大局而做出忍讓的姿態。委曲:曲意遷就。
出處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例子委曲求全的茍活決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戰聲》詩)
基礎信息
拼音wěi qū qiú quán
注音ㄨㄟˇ ㄑㄨ ㄑ一ㄡˊ ㄑㄨㄢˊ
繁體委麯裘全
正音“曲”,不能讀作“qǔ”。
感情委曲求全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辨形“曲”,不能寫作“屈”。
辨析委曲求全和“逆來順受”都有使自己受委屈而遷就別人的意思。但委曲求全僅指在一定的目的下求全;是暫時性的行為動作;而“逆來順受”可指人的一貫態度;常表現人的性格。
謎語情歌
近義詞低聲下氣、逆來順受
反義詞針鋒相對、不卑不亢
英語stoop to compromise
俄語идти на компромисс(делать уступку)
日語意(い)をまげて事(こと)が壊(こわ)れないようにする。
德語mit Rücksicht aufs Gesamtinteresse widerstrebend nachgeben
法語plier,faire des concessions pour éviter un plus grand ma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絕長續短(意思解釋)
- 亦復如是(意思解釋)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釋)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釋)
- 山雨欲來風滿樓(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歸十歸一(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委曲求全的意思解釋、委曲求全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
狐群狗黨 | 與狐;狗結群為黨。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鼠憑社貴 |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壞人仗勢欺人。 |
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