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后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先斬后奏。
出處《后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后聞。”
基礎信息
拼音xiān xíng hòu wén
注音ㄒ一ㄢ ㄒ一ㄥˊ ㄏㄡˋ ㄨㄣˊ
繁體先行后聞
感情先行后聞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先斬后奏、先斷后聞
英語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勢不可當(意思解釋)
- 鷹擊長空(意思解釋)
- 經邦論道(意思解釋)
- 噓寒問暖(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無所用心(意思解釋)
- 比翼鳥(意思解釋)
- 一偏之論(意思解釋)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釋)
- 來情去意(意思解釋)
※ 先行后聞的意思解釋、先行后聞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俯拾即是 | 俯:低頭;彎腰;即:就。一彎腰就可撿得;到處都是。形容為數很多;極容易得到。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專心致志 |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
淫辭邪說 | 夸大失實的言論,荒謬的學說。 |
難割難分 | 形容關系密切,感情融洽,難以取舍。 |
奪其談經 | 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
望子成龍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