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比伯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桔頌》:“年歲雖小,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基礎信息
拼音xíng bǐ bó yí
注音ㄒ一ㄥˊ ㄅ一ˇ ㄅㄛˊ 一ˊ
感情行比伯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踉踉蹌蹌(意思解釋)
- 倒懸之急(意思解釋)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釋)
※ 行比伯夷的意思解釋、行比伯夷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歸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鷗鳥不下 | 鷗鳥不愿飛下來。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加倍防范。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有風有化 | 謂有教育意義。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生氣勃勃 |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
鮮為人知 |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貌合神離 |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