詒厥之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詒:通“貽”,遺留;厥:其。留下安定天下的謀略。
出處《晉書·愍懷太子傳》:“武皇鐘愛,既深詒厥之謀;天下歸心,頗有后來之望。”
基礎信息
拼音yí jué zhī móu
注音一ˊ ㄐㄩㄝˊ ㄓ ㄇㄡˊ
感情詒厥之謀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貽厥孫謀、詒厥孫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釋)
- 長命富貴(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詒厥之謀的意思解釋、詒厥之謀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