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庸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出處《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基礎信息
拼音yōng yán yōng xíng
注音ㄩㄥ 一ㄢˊ ㄩㄥ ㄒ一ㄥˊ
感情庸言庸行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日常的言行。
反義詞真知灼見
日語平凡な言葉(ことば)や行(おこな)い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老奸巨猾(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縱橫開合(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庸言庸行的意思解釋、庸言庸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澆風薄俗 |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