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忘家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出處《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
例子憂國忘家,用意深遠,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唐 韓愈《論孔戣致仕狀》)
基礎信息
拼音yōu guó wàng jiā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ㄨㄤˋ ㄐ一ㄚ
繁體憂國忘家
感情憂國忘家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一心為國。
近義詞憂國忘私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窮光蛋(意思解釋)
- 半途而廢(意思解釋)
- 書通二酉(意思解釋)
- 訓練有素(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物腐蟲生(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漫不經心(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憂國忘家的意思解釋、憂國忘家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直言賈禍 | 直:坦率、直爽;賈:買,引伸為招致。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F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钴S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td>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角巾素服 |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古來今往 | 從古代到現代。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