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知方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有勇氣且知道義。
出處語出《論語 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例子圣天子以大將囑我,統爾三軍,凡三軍之士,各宜有勇知方,不負上意。《四游記 鍾離將兵伐寇》
基礎信息
拼音yǒu yǒng zhī fāng
注音一ㄡˇ ㄩㄥˇ ㄓ ㄈㄤ
感情有勇知方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澆風薄俗(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釋)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釋)
※ 有勇知方的意思解釋、有勇知方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易放難收 | 話說出去容易,收回來就難了。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