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鯁不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鯁:魚刺,引申為直。指忠誠(chéng)正直,不肯屈服。
出處《晉書·劉頌傳論》:“逮元康之間,賊臣專命,舉朝戰(zhàn)栗,茍避俎醯,頌以此時(shí),忠鯁不撓。”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ōng gěng bù náo
注音ㄓㄨㄥ ㄍㄥˇ ㄅㄨˋ ㄋㄠˊ
感情忠鯁不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芒刺在背(意思解釋)
- 強(qiáng)取豪奪(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dòng)(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哀而不傷(意思解釋)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神不知鬼不覺(意思解釋)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釋)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忠鯁不撓的意思解釋、忠鯁不撓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chéng)意;接受邀請(qǐng);就任軍師;首戰(zhàn)用計(jì)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zhàn)功。后比喻剛進(jìn)入社會(huì)或工作崗位;缺乏經(jīng)驗(yàn)。 |
不屑一顧 | 不屑:認(rèn)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duì)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jiǎng)邮郑伙@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xiàn)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zhēng)的場(chǎng)面。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rèn)的準(zhǔn)則。 |
語重心長(zhǎng)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chéng)懇;有分量;心意深長(zhǎng)。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jié);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zhì)的和非本質(zhì)的弄顛倒了。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shì)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shì)就很盛。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shì)十分緊迫。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shí)干。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qū)別善惡,愛憎分明。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fēng)擺動(dòng)。 |
土生土長(zhǎng) | 當(dāng)?shù)厣L(zhǎng)的。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yáng)。比喻排除困難,扭轉(zhuǎn)危局。 |
牛頭不對(duì)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十八層地獄 |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rèn)為人在生時(shí)為非作惡,死后進(jìn)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bào)應(yīng)。 |
遙遙無期 | 遙遙:很遠(yuǎn)。指日期遙遠(yuǎn)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