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守自盜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竊取公務(wù)上自己看管的財物。
出處《漢書 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fù)有笞罪者,皆棄市。顏師古注:“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ǔ shǒu zì dào
注音ㄓㄨˇ ㄕㄡˇ ㄗˋ ㄉㄠˋ
繁體主守自盜
感情主守自盜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監(jiān)守自盜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釋)
- 混世魔王(意思解釋)
- 輕而易舉(意思解釋)
- 龍飛鳳舞(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敵眾我寡(意思解釋)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釋)
- 篤近舉遠(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lǐng)(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穩(wěn)如泰山(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呼風(fēng)喚雨(意思解釋)
※ 主守自盜的意思解釋、主守自盜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nèi)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把國內(nèi)稱為海內(nèi);現(xiàn)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
及時應(yīng)令 | 與季節(jié)時令相適應(yīng)。 |
本位主義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fēng)。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yù)兆。 |
安安靜靜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救經(jīng)引足 | 經(jīng):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經(jīng)史百子 | 經(jīng):經(jīng)學(xué),經(jīng)書,儒家經(jīng)典著作。史:史學(xué),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xué)。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xué)問。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jié)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