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之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誅心:憑推究別人動機來判定罪名。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和深刻的評論。
出處魯迅《忽然想到》:“心的反抗,那時還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誅心之律,倒不及現在之嚴。”
基礎信息
拼音zhū xīn zhī lǜ
注音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ㄩˋ
感情誅心之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誅心之論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流風馀俗(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誅心之律的意思解釋、誅心之律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烽火連年 |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殺雞取卵 |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