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

詞語解釋
口頭,口頭上[ kǒu tóu,kǒu tóu shàng ]
⒈ ?嘴上。
例只圖口頭上快意,絕不想到實行。——曹禺《北京人》
英in words; in speech;
引證解釋
⒈ ?嘴上。
引《朱子語類》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頭,開口便是道理。”
明 李贄 《與友人書》:“胸中有數(shù)百篇文字,口頭有十萬首詩書,亦足以驚世而駭俗。”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張羅兒子起身,心頭口頭時刻有樁事兒混著倒也罷了;如今見他這一著行衣,就未免覺得離緒滿懷。”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著發(fā)財?shù)拈T徑的。但多半是紙上談兵的談話,只圖口頭上快意,決不想到實行。”
⒉ ?用說話方式來表達(dá)的。區(qū)別于“思想”或“行動”。
引毛澤東 《做一個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頭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動上則另是一樣,他就是一個口頭革命派。”
⒊ ?用說話方式來表達(dá)的。區(qū)別于“書面”。
引趙樹理 《<三里灣>寫作前后》:“人民大眾所享受的傳統(tǒng)文藝作品,大部分是通過戲劇和曲藝藝人口頭的傳播才領(lǐng)會到的。”
⒋ ?味道。
引《紅樓夢》第二五回:“鳳姐 道:‘我前日打發(fā)人送了兩瓶茶葉給姑娘,可還好么?’…… 寳釵 道:‘口頭也還好。’”
國語辭典
口頭[ kǒu tóu ]
⒈ ?言語。
引《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是甚么口頭,有這么打自得兒沒的?」
例如:「口頭答復(fù)」。
反內(nèi)心 行為 書面 思想
口頭[ kǒu tou ]
⒈ ?食物的滋味。
引《紅樓夢·第二五回》:「寶玉道:『我嘗了不好,也不知別人說怎么樣?』寶釵道:『口頭也還好。』」
分字解釋
※ "口頭"的意思解釋、口頭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普通人讀書,雖然借用古人的話做口頭禪,但是多是習(xí)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2.演出以后,不脛而走,廣泛流行,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語和行為圭臬。
3.普通人讀書,雖然借用古人的話做口頭禪,但是多是習(xí)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4.滿園春色軟軟的在心頭,滿腔快樂粘粘的在眉頭,滿目清新甜甜的在口頭。滿心歡喜暖暖的有盼頭,滿懷信心款款的有勁頭,滿面春風(fēng)綿綿的有甜頭。祝你時刻吉祥如意好兆頭,小滿快樂。
5.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頭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相互要求一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別林斯基
6.任一個在幾年時間內(nèi)餓死近四千萬人的社會都是一個人類史上極端的悲劇社會,而這就發(fā)生一個新國家新社會之內(nèi),任何殘酷的異族也沒有這樣對待過另一個民族,無論是北方游牧的,還是海上外來的,結(jié)論很明顯:對中國人最不好是的中國人。只有從中國的口頭愛國者那里,你才能感受到一種活生生的古代卑賤。石康
7.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biāo)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么兩樣呢?
8.司各特口頭表達(dá)能力很強,能把一個故事講得娓娓動聽。
9.老實說一句:有許多大人物盡管口頭上拼命討好平民,心里卻一點也不喜歡他們。莎士比亞
10.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jìn),惟知雄飛,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征服歷史。
相關(guān)詞語
- kāi kǒu開口
- rù kǒu入口
- mén kǒu門口
- tóu mù頭目
- yī tóu一頭
- jìn kǒu進(jìn)口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lù kǒu路口
- hòu lǐ tóu后里頭
- máo tóu矛頭
- kǒu yǔ口語
- kāi tóu開頭
- tóu shàng zhuó tóu頭上著頭
- dà kǒu大口
-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
- wō wō tóu窩窩頭
- guāng tóu光頭
- hēi tóu黑頭
-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
- tì guāng tóu剃光頭
- jiàn tóu箭頭
- kǒu xiāng táng口香糖
- lù tóu路頭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聲聲
- yī kǒu一口
-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
- gǎi kǒu改口
- dī tóu低頭
- dōng tóu東頭
- jiè kǒu借口
- niàn tou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