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舊游 春日題五榕江閣
憶舊游 春日題五榕江閣。清代。易順鼎。 正春沙有雁,曉樹無鶯,暗盡芳朝。一尺桃花雨,恰吹愁成浪,流到詩橈。東風百蠻如畫,綠染瘴天嬌。奈官路斜陽,題紅萬里,鵑淚難消。晴絲水窗憑,只隔望簾疏,載夢帆迢。記向橫塘過,負垂楊兩岸,玉手親招。還將寄鸞殘句,寫上碧云梢。漸人影都無,江心冷月孤蕩潮。
[清代]:易順鼎
正春沙有雁,曉樹無鶯,暗盡芳朝。一尺桃花雨,恰吹愁成浪,流到詩橈。
東風百蠻如畫,綠染瘴天嬌。奈官路斜陽,題紅萬里,鵑淚難消。
晴絲水窗憑,只隔望簾疏,載夢帆迢。記向橫塘過,負垂楊兩岸,玉手親招。
還將寄鸞殘句,寫上碧云梢。漸人影都無,江心冷月孤蕩潮。
正春沙有雁,曉樹無鶯,暗盡芳朝。一尺桃花雨,恰吹愁成浪,流到詩橈。
東風百蠻如畫,綠染瘴天嬌。奈官路斜陽,題紅萬裡,鵑淚難消。
晴絲水窗憑,隻隔望簾疏,載夢帆迢。記向橫塘過,負垂楊兩岸,玉手親招。
還將寄鸞殘句,寫上碧雲梢。漸人影都無,江心冷月孤蕩潮。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
宋代:
李新
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
廢邑尚余當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
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
廢邑尚餘當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
近現代:
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意氣拿雲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雲臥送華顛。
宋代:
呂陶
掛冠歸后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云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掛冠歸後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雲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宋代:
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