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詩八首 其八 龜山
紀行詩八首 其八 龜山。明代。張羽。 輕舟溯淮流,千里不見山。披衣起清曉,忽睹青孱顏。始覺客愁散,頓忘行路艱。安得策飛筇,一造幽人關。翻思在山日,千巖厭登攀。物少乃足貴,不在美惡間。役夫告我言,此下棲神奸。噓氣成江河,須臾駕岡巒。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慳。石巖下無底,系以千連環。至今風濤夕,猶聞響珊珊。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傳奇乃善誑,此語當重刪。作詩紀巖石,庶以開愚頑。
[明代]:張羽
輕舟溯淮流,千里不見山。披衣起清曉,忽睹青孱顏。
始覺客愁散,頓忘行路艱。安得策飛筇,一造幽人關。
翻思在山日,千巖厭登攀。物少乃足貴,不在美惡間。
役夫告我言,此下棲神奸。噓氣成江河,須臾駕岡巒。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慳。石巖下無底,系以千連環。
至今風濤夕,猶聞響珊珊。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傳奇乃善誑,此語當重刪。作詩紀巖石,庶以開愚頑。
輕舟溯淮流,千裡不見山。披衣起清曉,忽睹青孱顔。
始覺客愁散,頓忘行路艱。安得策飛筇,一造幽人關。
翻思在山日,千巖厭登攀。物少乃足貴,不在美惡間。
役夫告我言,此下棲神奸。噓氣成江河,須臾駕岡巒。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慳。石巖下無底,系以千連環。
至今風濤夕,猶聞響珊珊。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傳奇乃善誑,此語當重刪。作詩紀巖石,庶以開愚頑。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宋代:
陸文圭
當年彬父遺詞臣,列戟傍觀色怒嗔。
過水曾無歸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當年彬父遺詞臣,列戟傍觀色怒嗔。
過水曾無歸壁日,稽山已有措金人。
元代:
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後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雲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宋代:
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餘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
吳壽彭
偏安常是誤南金。士道薄梁陳。詞旨江令浮艷,文章庾信哀深。
海門望極,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數峰籠晚,六朝恨絕遺音。
偏安常是誤南金。士道薄梁陳。詞旨江令浮豔,文章庾信哀深。
海門望極,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數峰籠晚,六朝恨絕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