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陳傳大見寄
答陳傳大見寄。明代。張羽。 鳥鳴何嚶嚶,伐木久矣缺。君子遺古風,故人心未絕。貽我新詩章,問我間何闊。置之衣袖中,三日誦不輟。比以瓊瑤花,要以金石節。豈無蕙蘭花,可以慰離別。君懷多芳草,所思在離別。惟有皎皎心,思君如明月。
[明代]:張羽
鳥鳴何嚶嚶,伐木久矣缺。君子遺古風,故人心未絕。
貽我新詩章,問我間何闊。置之衣袖中,三日誦不輟。
比以瓊瑤花,要以金石節。豈無蕙蘭花,可以慰離別。
君懷多芳草,所思在離別。惟有皎皎心,思君如明月。
鳥鳴何嚶嚶,伐木久矣缺。君子遺古風,故人心未絕。
貽我新詩章,問我間何闊。置之衣袖中,三日誦不輟。
比以瓊瑤花,要以金石節。豈無蕙蘭花,可以慰離別。
君懷多芳草,所思在離別。惟有皎皎心,思君如明月。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
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隻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窪盛湯。
元代:
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明代:
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宋代:
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