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流芳的詩 >
友人吳瑞生嘗患腹痛自言遇小不平輒發以酒澆之則止酒醒復然余聞而異之為作此歌不敢望枚生七發聊用廣瑞生意耳
友人吳瑞生嘗患腹痛自言遇小不平輒發以酒澆之則止酒醒復然余聞而異之為作此歌不敢望枚生七發聊用廣瑞生意耳
友人吳瑞生嘗患腹痛自言遇小不平輒發以酒澆之則止酒醒復然余聞而異之為作此歌不敢望枚生七發聊用廣瑞生意耳。明代。李流芳。 袁生嘗有言,人不可無癖。天下難醫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吳郎灑落風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輒發誰能禁。初如車輪轆轤攪,繼乃干戈劍戟擾。但得一盞春融融,無那酒醒愁渺渺。余聞此言三嘆息,此癥未許庸醫識。余老世途屢折肱,請為放言代草檄。君不見此中空洞自本來,何處崎嶇得荊棘。會當笥經卷五千,兼可容卿輩數百。有時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時青天萬里云無跡。紛紛冰炭徒滿懷,摩挲祗供一笑劇。勸君不用純灰三斛洗,世間亦無中山千日醴。酒不為功亦非祟,但請皈心向慈氏。為君刬卻人我根,到處常得輕安體。
[明代]:李流芳
袁生嘗有言,人不可無癖。天下難醫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吳郎灑落風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輒發誰能禁。
初如車輪轆轤攪,繼乃干戈劍戟擾。但得一盞春融融,無那酒醒愁渺渺。
余聞此言三嘆息,此癥未許庸醫識。余老世途屢折肱,請為放言代草檄。
君不見此中空洞自本來,何處崎嶇得荊棘。會當笥經卷五千,兼可容卿輩數百。
有時五岳起立江河奔,有時青天萬里云無跡。紛紛冰炭徒滿懷,摩挲祗供一笑劇。
勸君不用純灰三斛洗,世間亦無中山千日醴。酒不為功亦非祟,但請皈心向慈氏。
為君刬卻人我根,到處常得輕安體。
袁生嘗有言,人不可無癖。天下難醫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吳郎灑落風流人,何事捧腹常呻吟。自言此中多磈礧,遇事輒發誰能禁。
初如車輪轆轤攪,繼乃幹戈劍戟擾。但得一盞春融融,無那酒醒愁渺渺。
餘聞此言三歎息,此癥未許庸醫識。餘老世途屢折肱,請為放言代草檄。
君不見此中空洞自本來,何處崎嶇得荊棘。會當笥經卷五千,兼可容卿輩數百。
有時五嶽起立江河奔,有時青天萬裡雲無跡。紛紛冰炭徒滿懷,摩挲祗供一笑劇。
勸君不用純灰三斛洗,世間亦無中山千日醴。酒不為功亦非祟,但請皈心向慈氏。
為君刬卻人我根,到處常得輕安體。
唐代·李流芳的簡介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三十二歲中舉人,后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吳鎮、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
...〔
? 李流芳的詩(253篇) 〕
明代:
釋今無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礪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
崔榮江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只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洼盛湯。
炙灼錐千孔,淋淋汗若漿。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違久瀺灂水,相逢隻夢鄉。蒸床身烙餅,葦席窪盛湯。
南北朝:
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甫畢榮親願,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路入剡山腰,風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宋代:
釋道潛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