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端州郡齋壁
書端州郡齋壁。宋代。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宋代]: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唐代·包拯的簡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后世稱其為“包孝肅”。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
? 包拯的詩(1篇) 〕
:
花蕊夫人徐氏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云飛。何人奏對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繡衣。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雲飛。何人奏對偏移刻,禦史天香隔繡衣。
宋代:
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清代:
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叵译m不發,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