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道雜詩 其二
棧道雜詩 其二。清代。魏源。 山勢日以高,山氣日以橫。俯首壑前云,側足身外徑。陟嶺知勢積,薄霄畏身殉。俯視升氛勞,始知奔峭盛。身已陟云梯,前山猶萬仞。風餐露宿中,更向前林進。昨宵最高峰,已在舄底襯。中天腐骨輕,下界塵懷凈。臨深履薄中,涉險惟一敬。
[清代]:魏源
山勢日以高,山氣日以橫。俯首壑前云,側足身外徑。
陟嶺知勢積,薄霄畏身殉。俯視升氛勞,始知奔峭盛。
身已陟云梯,前山猶萬仞。風餐露宿中,更向前林進。
昨宵最高峰,已在舄底襯。中天腐骨輕,下界塵懷凈。
臨深履薄中,涉險惟一敬。
山勢日以高,山氣日以橫。俯首壑前雲,側足身外徑。
陟嶺知勢積,薄霄畏身殉。俯視升氛勞,始知奔峭盛。
身已陟雲梯,前山猶萬仞。風餐露宿中,更向前林進。
昨宵最高峰,已在舄底襯。中天腐骨輕,下界塵懷淨。
臨深履薄中,涉險惟一敬。
唐代·魏源的簡介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邵陽隆回人,道光二年舉人,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總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 魏源的詩(36篇) 〕
宋代:
蘇轍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唐代:
釋圓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
新縫紙被烘來暖,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又添一日在浮生。
宋代:
方一夔
弱冠知名動紫宸,兩朝際遇荷恩深。身先赴義人爭死,天不成功淚滿襟。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鞠躬待死無馀事,不負朝廷不負心。
弱冠知名動紫宸,兩朝際遇荷恩深。身先赴義人爭死,天不成功淚滿襟。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鞠躬待死無馀事,不負朝廷不負心。
宋代:
釋居簡
荊溪溪上傳,接畛使君賢。行旅歸如市,羈游亟受廛。
豐儲優郡計,薄斂裕民天。誰似山陰叟,臨行贈一錢。
荊溪溪上傳,接畛使君賢。行旅歸如市,羈遊亟受廛。
豐儲優郡計,薄斂裕民天。誰似山陰叟,臨行贈一錢。
:
樓鑰
長官清政玉無瑕,卓魯循良不足夸。
前席有期吾黨喜,挽須無路邑人嗟。
長官清政玉無瑕,卓魯循良不足誇。
前席有期吾黨喜,挽須無路邑人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