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宋代。蘇轍。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軒。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文章風云起,胸膽渤澥寬。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橫流一傾潰,萬類爭崩奔。孔融漢儒者,本自輕曹瞞。誓將貧賤身,一悟世俗昏。豈意十年內,日夜增濤瀾。生民竟憔悴,游宦豈復安。水深水益熱,人知蹈憂患,甄豐且自叛,劉歆茍盤桓。而況我與兄,飽食顧依然。上愿天地仁,止此禍亂源。歲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園。
[宋代]:蘇轍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干。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軒。
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
文章風云起,胸膽渤澥寬。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橫流一傾潰,萬類爭崩奔。
孔融漢儒者,本自輕曹瞞。
誓將貧賤身,一悟世俗昏。
豈意十年內,日夜增濤瀾。
生民竟憔悴,游宦豈復安。
水深水益熱,人知蹈憂患,甄豐且自叛,劉歆茍盤桓。
而況我與兄,飽食顧依然。
上愿天地仁,止此禍亂源。
歲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園。
秋晴卷流潦,古汴日向幹。
扁舟久不解,畏此行路難。
此行亦不遠,世故方如山。
我持一寸刃,巉絕何由刊。
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軒。
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
文章風雲起,胸膽渤澥寬。
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
橫流一傾潰,萬類爭崩奔。
孔融漢儒者,本自輕曹瞞。
誓將貧賤身,一悟世俗昏。
豈意十年內,日夜增濤瀾。
生民竟憔悴,遊宦豈複安。
水深水益熱,人知蹈憂患,甄豐且自叛,劉歆茍盤桓。
而況我與兄,飽食顧依然。
上願天地仁,止此禍亂源。
歲月一徂逝,尚能反丘園。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
:
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裡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鈎新月鏡中涵。
宋代:
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明代:
蘇葵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強追霜押窘于徊,天放檐花著意催。自昔到公金擲地,如今慚我釜鳴雷。
驅馳莫管青山訝,凋瘵真煩赤手培。王道本來嫌掊尅,曾將阡陌咎誰開。
宋代: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