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宿臨安凈土寺
和子瞻宿臨安凈土寺。宋代。蘇轍。 四方清凈居,多被僧所占。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昔年旅東都,局促吁已厭。城西近精廬,長老時一覘。每來獲所求,食飽山茶釅。塵埃就湯沐,垢膩脫巾韂。不知禪味深,但取饑腸饜。京城苦煩溷,物景費治染。吳都況清華,觀剎吐光艷。石矼度空闊,泉溜瀉深塹。經過未足多,終老應長歉。
[宋代]:蘇轍
四方清凈居,多被僧所占。
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
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
昔年旅東都,局促吁已厭。
城西近精廬,長老時一覘。
每來獲所求,食飽山茶釅。
塵埃就湯沐,垢膩脫巾韂。
不知禪味深,但取饑腸饜。
京城苦煩溷,物景費治染。
吳都況清華,觀剎吐光艷。
石矼度空闊,泉溜瀉深塹。
經過未足多,終老應長歉。
四方清淨居,多被僧所占。
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
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
昔年旅東都,局促籲已厭。
城西近精廬,長老時一覘。
每來獲所求,食飽山茶釅。
塵埃就湯沐,垢膩脫巾韂。
不知禪味深,但取饑腸饜。
京城苦煩溷,物景費治染。
吳都況清華,觀剎吐光豔。
石矼度空闊,泉溜瀉深塹。
經過未足多,終老應長歉。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
明代:
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
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幽意值所適,冶遊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願安靜,逼抑成沸煎。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明代:
釋函可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
鐘山王氣散殘霞,猶向烏衣識舊家。義士肝腸才子韻,人間富貴夢中花。
已知麟閣三秋草,何處青門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佇看溟渤又飛沙。